新約聖經知多少?
|
【約翰貳書】
一、作者與對象:本書未指明作者名字,但以「長老」自稱。學者多認為是使徒約翰所寫,因根據歷史,約翰晚年在以弗所照顧亞西亞的眾教會,所以擔負了以弗所教會的長老的職分。從本書與壹書及叁書之密切關係看來,同是約在主後九十年以後,寫於以弗所或其附近之地方,其對象是蒙揀選的太太(希臘文「Kuria」可利亞,意為女主人),未有記名,不知是誰,在中文和合譯本聖經中,有小字「太太或作教會」(約貳1),所以有人認為這太太乃是代表教會的象徵,因為教會在聖經中有基督新婦之稱(參林後十一2;啟廿一2)。此外根據遺傳的說法,這蒙揀選的太太是指伯大尼的馬大(十38;約十二1~2),則書中13節說的姊妹,那就是馬利亞了(參路十39;約十二3)。至於解經家仍主張本書信是寫給一個高貴的女信徒,因為約翰叁書是寫給弟兄該猶(約叄1),則約翰貳書是寫給姊妹,同時在本書中,有四次用單數字說到她及你(1,5,13),可見是給一位姊妹寫的,這是自然令人相信的。
二、寫作時地:時間:在約翰壹書之後,約主後90-95年之間。地點:應是以弗所。 三、背景:在最早的兩個世紀裏,福音是藉著旅行的傳福者和教師逐處傳開的,信徒習慣接待這些神的工人到自己家中,並供應他們旅途的需要。由於異端教師也循這種方式傳道,因此約翰就寫這書信,題醒信徒要小心,要分辨,以免無意中接待傳異端者而在他們的惡行上有分(8-11)。
四、主題:信徒當在真理和愛中行事,不應有分於異端者和他的工作。
五、特點: (一)本書短短只有十三節,但卻七次題到「愛」,五次題到「真理」,兩次題到「起初」。這顯明使徒的負擔是要把蒙神揀選的信徒帶回起初那真實(「真理」可譯成「真實」或「實際」)的愛裏,不至偏差,不走極端。 (二)約翰一、二、三書自成一書集,就內容來看,壹書是主体,其餘兩卷可視為註腳。
六、重點: (一)真理和愛是本書信的基本結構。使徒表達對受信者的愛,而這愛是建基在真理之上,有人以為有愛就可以不必顧到真理,「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2),而且使徒用一句很不平常的話為這蒙愛的姊妹祝福:「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祂兒子耶穌基督,在真理和愛心上必與我們同在」(3)。這也就是約翰壹書所指生命的交通(流出)。 (二)「你們要小心」(8),這是全書的焦點。這是使徒的警告!那些迷惑人的正向你們招手;這是危險的訊號,你們當留心!「因為世上有許多迷惑人的出來,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7)。接著又說:「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的,就沒有神……,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因為問他安的,就在他的惡行上有分」(10-11)。誰是那些迷惑人的呢?就是不承認耶穌基督成了肉身,當日是諾斯底派及克林妥派不承認基督以肉身來臨,否認神聖的成孕和基督的神格。今天也有不少所謂的基督教團體(即新神學的摩登派),不承認基督曾道成肉身,且有日將以榮耀的身體再來。約翰囑咐說:「不要接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這是出自滿了愛心,而勸信徒彼此相愛者的口,有人認為約翰這話太過沒有愛心,與他的教訓不符。這正是本書的中心,愛與真理必須並重,相輔相承。約翰一面勸勉信徒要彼此相愛,同時也要拒絕錯誤的教訓,不應接待傳講這些教訓的人,不能有分他們的惡行(異端);這種異端對神是褻瀆的,並且像瘟疫一樣會傳染人。 (三)「我還有許多事要寫給你們,卻不願意用紙墨寫出來,但盼望到你們那裡,與你們當面談論,使我們(原文)的喜樂滿足」(12)。這是年邁的使徒約翰對受信者愛的關懷,渴望有更親密的交通,好使彼此有更多、更滿足的喜樂。 (四)本卷書信講出聖徒的交通是在愛與真理的根基上。基督就是愛,祂就是真理;基督的身量越增加,愛與真理越加強。本書的重點在「為真理的緣故」,一切都要在真理的亮光下作,連「愛」人也要在真理的管治下,不然這愛便成為溺愛或誤愛了。原則上,真理与愛是分不開的,兩者缺一不可。光有愛沒有真理,是糊塗的愛;光有真理沒有愛,顯出冷酷。二者必須結合起來,愛在真理的根基上,因著真理而愛。一切的愛心均須符合真理,不能因愛而犧牲真理;否則,真理的价值何在!若要以真理來管束愛心,信徒必須多在真理上下工夫:但也須注意,多少時候,很多情形不是真理問題,而是愛心問題,這也不可不慎;不要整個腦袋裝滿真理,而心中卻沒有愛的存在。
七、鑰字/鑰節: 鑰字:(一)愛(一:1)出現七次, (二)真理(一:1)出現五次。 鑰節:(一)一:2節; (二)4-5節。
八、鑰義/分段: 本書主要信息是在注重愛與真理兩方面之關係。教導信徒如何在真理和愛中行事和接待主的仆人;為遵行真理,不應有分於異端者和他的工作。本書篇幅很短僅十三節,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三段如下: (一)愛的表示 (1-3節) (二)愛的囑咐 (4-11節) (三)愛的關懷 (12-13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