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
【 普通書信總論】 一. 引言 繼保羅書信之後,新約的書信還有九卷: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壹、貳、叁書、猶大書和啟示錄(啟示錄也是以書信形式記錄,是升天的主直接曉諭使徒約翰的。)這九卷書信自成一組,當中並沒有指明給哪一個教會或哪一個人(除了約翰叁書外),其內容是適合普遍的教會及信徒,因此稱為「普通書信」。 另一方面,這些書信的內容都是針對希伯來信徒的(參雅一1;彼前一1及希伯來書、猶大書和啟示錄的舊約背景),所以又被稱為「希伯來書信」,與前九卷「教會書信」(從羅馬書至帖撒羅尼迦後書)互相對照。 二. 排列次序 1. 按成書的先後及篇幅
2. 按教義進程 跟之前九卷的「教會書信」一樣,從這九卷「普通書信」的排列次序上可顯示一個教義的進程。 排列次序: [來;雅]— [彼前;彼後]— [約壹、貳、叁;猶]— [啟] 教義進程: 信心與行為 盼望與長進 相愛與爭辯 再來與得勝 這顯示出一個基督徒的靈程,包括信心、盼望和愛心;從信心長到盼望,進而長到愛裡頭,一直到主的再來。此外,在這進程中的每一步都有著靈性上的平衡。 三. 特徵 1. 普通書信對真理的表達只作直接的陳述,內容也較顯淺,不像保羅書信那樣有系統。 2. 保羅書信較著重真理的闡釋,普通書信則較著重生活的實踐;前者強調啟示,後者注重經歷;前者指明目標與方向,後者提供道路與操練。 3. 除了雅各書外,普通書信的成書日期比較晚(主後64-95年)。從內容可見教會面對的光景越發艱難,外有逼迫苦難(來十32-36,十三12-13;雅一2-4、12;彼前一6,四12-19;啟二10),內有離道反教(彼後二,三3-4;約壹二18-23,四1-3;約叁7-11;猶3-4、17-19;啟二12-23)。正因如此,這組書信更著重地論到主的再來(來九28,十37;雅五7;彼後三9-10;約壹二28;猶14;啟一7,廿二12、20),因主的再來是受苦者的盼望,也是所有消極事的了結。 四. 新約書信著者的特點 新約書信的著者最少包括保羅、雅各、彼得、約翰和猶大五位。他們本身各具特點,神的啟示透過他們亦有不同的表達,使我們能有完整的領會。 1. 保羅—信心的使徒 神透過保羅傳達有關神永遠的旨意、基督完備的救恩和教會的奧祕,而保羅在其書信中強調,信心是人對神的重要回應。人是因信得以稱義、與基督聯合、經歷神的大能及和眾聖徒一同承受生命之恩。 2. 雅各—善行的使徒 雅各注重信徒對真道的實踐。人應該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以外在的生活驗證內裡的信心,以在人前的行為表明自己在神前的稱義。雅各跟保羅所帶出的原則不但沒有衡突,且相輔相承;後者著重行為的信心,前者則強調信心的行為。 3. 彼得—盼望的使徒 彼得的書信多論到主的再來,他在晚年時仍回憶起從前在聖山上,親眼見過主的威榮。他的一生就是受這異象支配,盼望主在同樣的榮光中再臨。 4. 約翰—愛心的使徒 約翰的書信(以及福音書)都是著重愛,包括神對人的愛和信徒之間的愛;不是講求理論,乃是出自他的經歷和衷心的勸喻。他曾是一個性情急躁的人,卻被神的愛所雕琢,成為一個充滿愛的人。 5. 猶大—忠心的使徒 猶大強調信徒對主的忠心,勸勉信徒要為所交付的真道,竭力爭辯,不能與任何錯謬的教訓和放任的生活妥協,反要保守自己,一直到底。這樣,我們也會蒙神保守,不至失腳。 所以新約的書信一併給我們看見,教會或信徒在地上需具備信心、善行、盼望、愛心和忠心,這是神所要得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