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1. 音書時期的歷史和宗教背景

  2. 第一世紀時的世界

  3. 福音書時期的巴勒斯坦

  4. 馬太福音

  5. 馬可福音

  6. 路加福音

  7. 約翰福音

  8. 使徒行傳

  9. 羅馬書

  10. 哥林多前書

  11. 哥林多後書

  12. 加拉太書

  13. 以弗所書

  14. 腓立比書

  15. 歌羅西書

  16. 帖撒羅尼迦前書

  17. 帖撒羅尼迦後書

  18. 提摩太前書

  19. 提摩太後書

  20. 提多書

  21. 腓利門書

  22. 保羅一生簡介

  23. 保羅書信總論

  24. 普通書信總論

  25. 希伯來書

  26. 雅各書

  27. 彼得前書

  28. 彼得後書

  29. 約翰壹書

  30. 約翰貳書

  31. 約翰三書

  32. 猶大書

  33. 啟示錄

 

 

 

 

 

 

 

 

 

 

 

 

 

 

 

 

 

 

 

 

 

 

 

 

 

 

 

 

 

 

 

 

 

 

 

 

 

 

 

 

【帖撒羅尼迦前書】

 

一、作者與對象:保羅與西拉、提摩太聯名寫信給在帖撒羅尼迦的教會。

 

二、寫作時地:時間:約主後51~52年之間;地點:哥林多。那時保羅离開帖撒羅尼迦為時不久(參徒17:10、15,18:1~3),就寫了這封信。本書在保羅書信中是最早的一封。約寫在他歸主后十六年,當時他年約四十六歲,离主釘十字架的時間不過二十年左右。

 

三、背景:帖撒羅尼迦位於希臘東北,現在稱為撒羅力加(Salonica)。在保羅時代為馬其頓省會,又是靠海的良港,所以就成為當時商業与交通的樞紐。其中居民除希腊、羅馬、小亞西亞人之外,尚有不少猶太人。本書三章六節說明保羅寫書的原因。保羅那次在帖撒羅尼迦短短時間的布道,帶來非常可觀的成果,只可惜突然來了不信的猶太人大大反對,迫使這次布道中斷。那些猶太人招了些「市井匪類」,聳動全城的人起來,控告保羅和他的同人煽動群眾,傳講「另有一個王耶穌」(徒十七7)。保羅被迫逃走到了庇哩亞,但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又追到那里,使他又不能不繼續向前走,結果到了雅典。在雅典时,保羅對這新建立的教會心中懸念不已。雖然有兩次想再回去,卻未能實現(帖前2:18)。但另一方面,在保羅去後,這新建立的教會還在受逼迫中(帖前2:14),因此保羅更覺掛心,很想知道他們的情形。於是保羅打發提摩太回帖撒羅尼迦去(帖前3:1~2),探望信徒的情形,並堅固他們(西拉亦被打發到馬其頓的別處去),而他自己則去哥林多(徒18:1),後來三人同在哥林多會晤(徒18:5)。保羅在哥林多聽到提摩太報告有關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情形之後,知道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不但未因逼迫和試煉退後跌倒,反而還能在逼迫中熱心傳福音,心中大感快慰(帖前3:6~10)。但另一方面,那些反對保羅的人,在逼使保羅離開帖撒羅尼迦之後,卻又譏笑保羅沒有勇氣,並利用這件事作為攻擊的把柄,說保羅傳福音另有詭詐(參帖前2:3)。此外,帖撒羅尼迦信徒對主耶穌再來的真理,似乎有些誤解。例如:已去世的人在主再來時是否能夠被提?主既要快來是否還要照常作工?(參帖前4:13~18;帖後3:6~16)。保羅針對這些情形寫信給他們,一方面稱許他們的信心和工作,一方面解除他們心中的疑難;同時鼓勵、指導他們怎樣在聖潔生活中,等候主的再來。

 

四、主題:主耶穌要在榮耀中再來,這是信徒在患難中的盼望。信徒當儆醒等候並預備,過聖別的生活,靈、魂、體得蒙保守,在主再臨之時,得以完全,無可指摘。

 

五、特點:

(一)保羅書信中其一最親切的,充滿簡單溫柔和愛慕的說話。帖撒羅尼迦教會是在患難中建立的,是一新生的教會,建立後雖一直受本地人的逼迫,但卻蒙了聖靈的喜樂,在信心和愛心上都有長進,而且成了馬其頓和亞該亞人的榜樣(一:2,6-7;二:2),保羅心中快慰,為他們謝恩,所以寫了一封特別的親切、滿帶溫柔和愛意的信,一面表揚他們,另一面安慰他們。因為他們信主不到一年如初生的嬰孩,所以不需要深奧而有系統的道理,保羅以父母餵養和教導兒女的心情,給他們生命的供應、安慰和囑咐,他疼愛他們,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他們(二:7-8,11)。

(二)本書關乎基督徒一切主要信仰的的基本真理,與新約其他書卷所見證的都是一致的,例如:

1.  信、望、愛的關係(1:3-4;參林前13:13;西1:4-5)。

2.  主的受死與復活(1:10;4:14;5:10;參羅1:3-4;10:9,13;弗2:5-6;徒2:24 ...... )。

3.  基督的再臨(1:10;2:19;3:13;4:15~17;5:1~3;林前15:23;腓3:20~21;彼後3:3~13;約一2:28;3:2)。

(三)本書每章皆以主再來為結束(1:10;2:19;3:13;4:16-17;5:23)。關于耶穌基督再來的事,在新約二百六十章聖經中,大約提到三百十八次之多,平均每二十節就有一節講論此事。由此可見主的再來在新約聖經中是多么重要的信息。

(四)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里面那三個特別的現象:「呼叫」、「聲音」、「號筒」,每一個都有特別的意義的。「呼叫」是主發出來的,「聲音」是天使長的聲音,「號筒」是稱為神的號筒。主呼叫是為叫信徒复活(在約翰福音第十一章主也曾呼叫過另外一次,就是叫拉撒路复活)。「天使長」是指以色列人有特殊的關系(但十21,十二1)。「號筒」是為審判用的,是指列國的審判(啟十二),這樣,我們看見「呼叫」、「聲音」、「號筒」,三樣分別与教會、以色列民,和列國有關。這樣戲劇性、規模龐大的神的作為,當然是超過我們所能想象的。經給我們何等寶貴的盼望!為此,主耶穌啊!愿你快來!

 

六、重點

(一)本書指明得救的人該如何在教會中過正常的基督徒生活。簡要的指出一種三層的生活:信心是開端、根基;愛心是過程、構成;盼望是總結、完成。信心是向著神(一:8),愛心是向著聖徒(三:12,四:9-10),盼望是在於主的再來(二:9)。

(二)本書啟示神全備的福音-靈、魂、體完全的救恩。「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五:23);而且信實的主必親自作成,「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五:24)。

·    靈的救恩--是已過的事,當我們相信接受主耶穌作救主時,聖靈便重生我們,使我們的靈活過來。

·    魂的得救--是現在的事,藉著與主同釘十字架,得以脫離舊人和罪的轄制,活出聖別的生活。

·    身體的得贖--是將來的事,當主再來時,我們的身體就要得贖,被變化同形於基督榮耀的身體。

(三)保羅在本書中一再題到主的再來,一面勉勵在苦難中的信徒(一:6,14,19),和安慰因有信徒離世而憂傷的人(四:13-18);另一面囑咐他們為等候主的再來而在生活上該有的預備--聖潔自守(四:1-8,五:23-24);親手作工(四:11);儆醒謹守(五:1-10);彼此勸慰、相互建立(五:11);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五:16-18)。

 

七、鑰字/鑰節:

鑰字:(1)來/降臨(一:10,二:19等),(2)聖潔(二:10,三:13等)。

鑰節:(1)一:3,9,10; (2)五:16-18,23-24。

 

八、鑰義/分段:帖撒羅尼迦前書是一封仰望、儆醒、等候的書信;因主再來的日子是隨時隨地的,我們的儆醒与等候也是每時每辰的,在這極悖謬的世代中,信徒唯一的盼望乃是被提,只有被提的盼望,才能催促我們在這末后的日子中努力作工。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在大患難中仍有信心的工夫,愛心的勞苦,盼望的忍耐,這樣的見證是何等動人,然而我們處在太平盛世,丰足享受的日子中,卻反將信心擱在一邊,只愛世界,放縱私欲,沾染污穢,不愛主的再來,糊里糊涂過日子,使主何等的傷痛。但愿我們這些离棄了偶像,歸向真神的人,在信望愛方面都蒙主悅納。本書共五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五大段如下:

1.     帖前一章指出主的再來是信徒的盼望和拯救(一1~10)。

2.     帖前二章指出主的再來是信徒的賞賜(二1~20)。

3.     帖前三章關乎信徒的成聖(三1~四12)。

4.     帖前四章論到復活與被提(三1~四12)。

5.     帖前五章關乎信徒今天的預備和將來的成全(五1~28)。

 

九、話中之光:

(一)基督徒生活應具備的三大素質:

1.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1:3)。具體的行動就是「离棄偶像歸向神」(1:9)。,這就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約翰福音六章二十八至二十九節說:眾人問他說:「我們當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耶穌回答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帖前一章五節提到「充足的信心」。一章八節又說「你們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

2.     「因愛心所受的勞苦」(1:3)。具體的行動就是「事奉那又真又活的神」(1:9)。因為已經与神和好,就會對神產生愛心;因為有愛心就會甘心情愿忍受苦難;不但對神有愛心,而且對人也滿有愛心。事奉神必須發自內心的真愛,不但有其名,也得有其實。但也必須注意,真誠愛神的心,也必須在看得見的人身上體現出來。

3.     「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1:3)。具體的行動就是「等候他儿子從天降臨,就是他從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們脫离將來忿怒的耶穌」(1:10)。這就是我們對耶穌基督再來應有的態度。從來沒有一個滿心貪愛世界的基督徒會熱烈地盼望主早日再來;也從來沒有一個熱切盼望主再來的人卻仍然貪愛世界的(太24:43,25:18;路12:36—48;腓3:20—21)。

(二)關乎基督徒事奉應具備的十大要點:

1.     離棄偶像服事真神(1:9)。

2.     等候主來(1:10;3:13)。

3.     求神喜悅(2:4;4:1)。

4.     勞苦傳道不叫別人受累(2:8-9)。

5.     生活聖潔(2:10;4:3-4,7)。

6.     勝過苦難(2:14-16)。

7.     對肢體互相關切(3:5-6)。

8.     儆醒不沉睡,作光明之子(5:5-7)。

9.     尊敬主僕,彼此和睦(5:12-13)。

10.  常常喜樂、禱告、謝恩(5:16-18)。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