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
【彼得後書】
一、作者與對象:從本書內證記載,著者為彼得,並且說明是他所寫的第二封書信(一1;三1),是他接近老邁之年,快要離開世界的時候所寫(一13~14)。對象乃達與前書所致小亞西亞眾教會的信徒(一1;三1;彼前一1),使徒保羅給這些教會信徒,也曾寫了書信(三15~16),足見這二位使徒對於他們掛念之深、愛心與教訓之切矣。
二、寫作時地時間:本書約在主後六十七年,即在彼得殉道前不久。地點:羅馬
三、背景:彼得送出前書後,又知悉有假師傅在各地教會出現,傳講異端。他們否認主,不信主的再來,而且充滿邪淫、貪心、毀謗、行事不義和好譏誚(二至三:4)。這種內在的攪擾比外在的逼迫更可怕,所以彼得就寫了後書,接露假師傅的真相,好叫信徒有所防備(三:17),更重要的是趁自己還未離世前激發他們(一:13,三:1),勉勵他們要殷勤追求在基督耶穌的恩典和知識上長進(一:5-11,三:14,18),因為這是抵擋異端的最好方法。
四、主題:在異端橫行和不敬虔人敗壞生活的世代,信徒需要藉認識神而得加倍的恩典;憑著神寶貴應許所賜的生命和敬虔,脫離情慾的敗壞,成為神聖性情的分享者;並要殷勤追求生命的長進,結出生活的果子,好在主來的日子,得以豐豐富富進入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
五、特點: 1. 本書論題和常用字,與前書多有相同之處,例如寶貴的(一1,4;前書一7),美德(一3;前書二9),愛弟兄(一7;前書一22),天使(二4,11;前書一12),私慾(三3;前一15;二11),末世(三3,10;前一5~10),先知的預言(一19;三2;前書一10~11),自由(二19;前書二16),沒有玷污(三14;前書一19)等。但這兩書之目的卻不相同,前書是為鼓勵和支持在試煉和受逼迫中的信徒;後書是為警告信徒排斥異端假師傅的侵擾,及其敗壞人的道理。因此,前書提到為主受苦,仇敵的危害,偏重安慰之言;後書卻是提到黑暗及需要真理的光照(一19),多論錯誤,激發靈性成長的重要,兩書教訓目的,雖然各有不同,但其前後互為補益,十分完美。 2. 彼得前、後書都很著重主的再來(彼前一:7,13,四:13,五:4;彼後一:16,三:4,12),然而兩者的背景不同:前書為苦難,後書為異端。此二書在新約中也有其獨特之處:前書對苦難的問題講論得最全面,後書則對假師傅的行為和教訓描述得最完全。彼前後書的比較
3. 本書與提摩太後書,有多處相同之點。彼得後書可算是彼得的遺言,正如提摩太後書是保羅的遺言一樣。兩者成書的時間相若,使徒在書中都透露自己快將離世(彼後一:14;提後四:6),同時預言教會的墮落(彼後二章;提後三:1-7),但都高舉神的聖言(彼後一:19-21,三:1-7;提後三:15-17)和強調敬虔的生活(彼後一:3,6,三:11;提後三:12)。 4. 本書與猶大書多有相同之處,尤以二章為然,例如有假師傅進來(二1;猶4),不承認主(二1;猶4),他們的刑罰(二3;猶4,7),天使犯了罪(二4;猶6),二城傾覆(二6;猶7),放縱情慾(二10;猶4,8,16),天使不用毀謗的話(二11;猶9),沒有靈性的畜類(二12;猶10),一同坐席(二13;猶12),巴蘭的路(二17;猶11),狂風催逼的霧(二17;猶12),黑黑的幽暗(二17;猶13),說誇大的話(二18;猶16),永不失腳(一10;猶24),提醒你們(一12;猶5),使徒所傳給你們的(三2;猶17),好譏誚的人(三3;猶18),神的日子來到(三12;猶21),從今直到永遠(三18;猶25)等,兩書同用這些引證及平行的句子,關係甚為密切。
5.
「彼得後書散发著基督的香气,并满了对他再来的期望。」~何力生(E.G.
Homrighausen
) 六、重點: 1. 本書一再題醒信徒要在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一:2-11,三:18),這暗示著兩個危機,第一生命不長大的危機(一:3-8);第二知識沒有增長的危機(一:8-9)。生命是不靜止的,它不是向前進,就是向後退,不長進就會萎縮。同樣,知識不增長就會變成瞎眼、無知,容易被錯謬所欺騙。二章14節及18節的‘引誘’二字,在原文的意思是‘放上魚餌’,那是彼得從前打魚之時慣用的術語。彼得在此警告他們當防備那些用魚餌和魚金勾來欺騙你們的假師傅。 2. 「寶貴」一詞在彼得的書信中一再出現(彼前一:7,19,二:4,6-7,三:4;彼後一:1,4,17);特別題到我們所得的信心是‘寶貴的信心’(彼後一:1),但這信心還得經過試驗,才能顯出比火煉的金子更寶貴(彼前一:7);主是神所揀選、所寶貴的活石,對信靠祂的人就為寶貴(彼前二:4,6-7);神所給我們的是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彼後一:4)。 3. 彼得在本書特別題起他當年在變化山上親眼看見主的威榮,親耳聽見神的聲音(太十七:1-8)那榮耀的景象,這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並影響他的一生,甚至在此刻他即將殉道時仍歷歷在目(一:16-18)。他認定主是那位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一:3),也要領我們到榮耀裡去(一:11,參來二:10)。彼得以這將要來的榮耀勉勵受苦的信徒,同時題醒信徒不可忘記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來的日子要像賊來一樣:那日,地和其上的物都要被火鎔化,故信徒當過聖潔和敬虔的生活,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盼望那有義居中的新天新地。更當防備,不被惡人的錯謬誘惑,而從堅固的地方墮落;反當殷勤追求,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謫,安然見主(三:8-18)。 4. 本書第一章中,首先論到信徒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因這緣故,要分外殷勤,要有信心、德行、知識、節制、忍耐、虔敬、愛弟兄的心,愛眾人的心等,這些德行是求進步的階梯。年老彼得的要求是,若有這幾樣,就不至閒懶不結果子,人若是沒有這幾樣,就是瞎眼的,其末了的要求,是要信徒留意先知更確的預言,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這兩方面是極為肯定而嚴厲的警告。 5. 本書第二章中,論到預言將來必有假師傅的出現,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便叫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他們的滅亡也必速速來到,行不義的人,就得了不義的工價,假師傅是敗壞的奴僕(參提後三1~9;提前六3~5),這些景況亦正是現今的時代,現今教會的光景應驗。 6. 本書第三章中,論到主來之日子的預備,世界末日毀滅的結局,盼望新天新地的出現,以及追求聖潔,長久忍耐,防備惡人謬解聖經等,是關乎全宇宙性的教會,全世界的信徒,最要緊的大事,最重要的啟示和教訓。
七、鑰字/鑰節: 鑰字:(1)寶貴(一:1等3次) (2)殷勤(一:5等4次) 鑰節:(一)一:10-11 (二)三:18
八、鑰義/分段:彼得寫的第二封書信是題醒,激發信徒誠實的心(三:1).本書主要信息,是注重信徒屬靈的生活,殷勤追求在基督耶穌的恩典和知識上長進,防備異端,堅守真道信仰,追求聖潔,長久忍耐,盼望主的再臨(三10~13)。本書共三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三大段如下: 1. 殷勤長進-當追求的 (一章) 2. 防假師傅-當提防的 (二章) 3. 仰望主來-當緊記的 (三章)
九、話中之光:注意在本書中的四個動詞:
2. 「殷勤」,因為彼得本人對于工作非常殷勤、奮發圖強(1:5、10,3:14),所以他也勸勉別人要不斷殷勤的追求靈命的長進,以致能豐豐富富的進入神的國;要殷勤作工,不可懶惰。 3. 「提醒」,彼得自己曾有過忘記与忽略的失敗經歷,現在彼得知道自己快要离世了,所以他就很重視對別人的提醒工作(1:12 、13)。 4. 「敗坏」与「污穢」(1:4,2:12、19、20),因為假師傅的所想所行都是污穢不洁的事,所以他們的結局必定是敗坏。故此彼得寫信警告信徒,在靈性德性上追求長進,堅守真理,謹防異端的譏誚和擾亂(三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