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1. 音書時期的歷史和宗教背景

  2. 第一世紀時的世界

  3. 福音書時期的巴勒斯坦

  4. 馬太福音

  5. 馬可福音

  6. 路加福音

  7. 約翰福音

  8. 使徒行傳

  9. 羅馬書

  10. 哥林多前書

  11. 哥林多後書

  12. 加拉太書

  13. 以弗所書

  14. 腓立比書

  15. 歌羅西書

  16. 帖撒羅尼迦前書

  17. 帖撒羅尼迦後書

  18. 提摩太前書

  19. 提摩太後書

  20. 提多書

  21. 腓利門書

  22. 保羅一生簡介

  23. 保羅書信總論

  24. 普通書信總論

  25. 希伯來書

  26. 雅各書

  27. 彼得前書

  28. 彼得後書

  29. 約翰壹書

  30. 約翰貳書

  31. 約翰三書

  32. 猶大書

  33. 啟示錄

  34.  

 

 

 

 

 

 

 

 

 

 

 

 

 

 

 

 

 

 

 

 

 

 

 

 

 

 

 

 

 

 

 

 

 

 

 

 

 

 

 

 

 

 

 

 

 

 

 

 

 

 

 

 

 

 

 

 

【福音書時期的巴勒斯坦 】

 

名稱與位置

 

巴勒斯坦(Palestine)是神應許給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的土地,起初稱為迦南地(創十一31),後來可能因非利士人(Philistines)而得名。這片土地是大部分聖經歷史的地理背景,也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的聖地(猶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伊斯蘭教)。這地雖然細小,卻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聯繫了亞洲大陸與非洲大陸,也同時把非洲和歐洲接連起來,成為了地球上三大洲的接連中心。人類的救主在此地誕生,福音自此地傳揚至全地,神實在有祂最奇妙的部署。

巴勒斯坦地勢

 

若從高空鳥瞰巴勒斯坦,立時會發現那清晰可見的約旦河谷,自北至南,由黑門山開始,往加利利湖,沿著約旦河,一直到南面的死海(鹽海)。聳立在這河谷兩邊的都是高地:東面是約旦河外的高地,西面則是包括加利利、撒瑪利亞和猶太地的山區高地,高度由1,000呎至3,000(300900)。接連這狹長高地的西邊是由一些丘陵構成的高原,高度約為5001,000(150300),寬度只有數哩。最後就是沿著地中海的平原。

若從西至東描述,巴勒斯坦的地勢,可根據其高低劃分為五部分

  1. 海的平原

  2. 高原/丘陵

  3. 西面的高地

  4.  約旦河谷

  5. 東面的高地

主耶穌時代的巴勒斯坦

 

福音書記載主耶穌在地的行徑與事工,都是在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當時的主要區域包括:加利利、撒瑪利亞、猶太、比利亞和低加波利等。

一些福音書有提及的地方簡單描述如下(見下圖)

 

加利利省

 

  • 迦百農──又被稱為耶穌「自己的城」(太九1),在加利利海的西北方。主耶穌常到這城,在其中行了許多神蹟(太四13-16,八5-13;可一21-31,二1-13);馬太就是在這城被主呼召(太九9)。可惜它因拒絕主而被主責備,並預言它的被毀(太十一23-24)

  • 哥拉汛──在迦百農以北,主在其中行了許多異能,但因城中的人終不悔改而遭主責備(太十一21;路十13)

  • 伯賽大──加利利沿海城鎮,是彼得、安得烈和腓力的家鄉(約一44,十二21);在它的附近主行神蹟餵飽了五千人(可六45)。跟迦百農和哥拉汛一樣,它因不信而遭主責備(太十一21;路十13)

  • 加利利海──位於加利利東邊的湖,約但河從北流入,由南流出,湖面低於水平約680/210米,水深約155/45米,整個湖長約13/20公里,最濶之處約7/11公里,湖面面積約112平方哩/290平方公里(3.5個香港島)。因附近的城鎮,又稱為革尼撒勒湖或提比哩亞海。主耶穌多次橫過這湖,又曾在靠岸的船上教訓人,也曾在湖的水面上行走(太十四25)。湖面常會突然翻起風暴,主曾在船上斥責而平靜風浪,顯出祂的榮耀來(可四37-41;路八22-25)

  • 革尼撒勒──是接連加利利海的一片肥沃平原,約3/5公里長,1哩多/2公里濶。因鄰近迦百農,必是主常經之地,也在此行過不少神蹟(太十四34;可六53-56)

  • 抹大拉(又稱馬加丹) ──在加利利海的西岸,鄰近提比哩亞,是曾被七個鬼附過的馬利亞的家鄉(路八2)

  • 提比哩亞──加利利海以西的一個城巿,以當時的羅馬該撒提庇留(路三1)命名,他是繼該撒亞古士督後的第二位羅馬皇帝,出名揮霍殘酷。提比哩亞後成為加利利省的首府,聖經沒有記載主耶穌曾到過這地方(約六23)

  • 加拿──主耶穌行第一個神蹟的地方(約二111),也是其中一個門徒拿但業的家鄉(約廿一2)

  • 拿撒勒──

  • 是約瑟和馬利亞的城(路二39),也是主耶穌長大的地方(路四16)。主曾在城中的會堂教訓人,也曾行過異能,但當地人卻憑外貌判斷而厭棄祂(太十三54-58;可六1-6;路四16-30)

  • 拿因──主使這城中的一名寡婦的獨生兒子從死裡復活(路七11-17)

 

撒瑪利亞省

 

  • 敍加──在撒瑪利亞境內的一座城,鄰近雅各井,主在此救了一個撒瑪利亞婦人,並停留了兩天,使更多人認識救世主(約四1-42)

猶太省

 

  • 耶利哥──死海附近的一座城,低於地中海水平線約800/240米,在耶路撒冷以下約3,400/1,030米。主耶穌在此醫好了兩個瞎子(太二十29);稅吏撒該在這裡遇見主,悔改並接待耶穌(路十九1-10)

  • 耶路撒冷──福音書中多次提及的地方,是主傳道職事的中心,祂也是在此城外被釘十字架。城中的聖殿、西羅亞池、畢士大池,城東以外的汲淪溪、橄欖山和其附近的客西馬尼園等都是耶穌和門徒所熟識的地方。

  • 伯大尼──距離耶路撒冷約1哩半/2公里半的一條村莊,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住在這裡,這家人是愛主又是主所愛的(約十一118,十二1)

  • 伯利恆──主耶穌降生的地方,在耶路撒冷以南6/10公里。

  • 以馬忤斯──距離耶路撒冷約7/11公里的一條村莊,主復活那天在此與兩個門徒談話,之後他們便回耶路撒冷去(路廿四13-32)

比利亞省

 

這並非福音書提及過的地名,卻是當時約旦河外的一個行省,正如加利利和猶太一樣。主在地後期的時候曾在這裡傳道和作工(太十九1;可十1-31;路十八15-30)。馬大和馬利亞打發人去通知主拉撒路病了,那時祂就是在比利亞境內(約十一1-6)

低加波利

 

一個包括了十座城的區域,主要在約旦河東,曾有許多人從這裡去跟著主(太四25),主也曾打發一個祂所治好了的人往這區域傳揚主的作為(可五20)

 

  • 加大拉──與格拉森一樣,同為低加波利區域十座城其中之一,福音書沒有直接提及這座城,只說是主來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太八28)或格拉森人的地方(可五1;路八2637)。加大拉是那一帶的大城,而格拉森是那一帶的中心,故這樣稱呼那裡的人。主在那裡曾醫治兩個被鬼附的人,鬼入了豬群,闖下山崖淹死了(太八28-34)

 

其他

 

  • 約旦河──約旦意思是下降者,因河流發源於黑門山腳,海拔1,700/520米,但當它流至死海時,乃低於地中海水平線1,300/400米,相差約3,000/920米。加利利海與死海之間的距離為65/105公里,但因河道蜿蜒曲折,實際長度估計約為200/320公里。主耶穌乃在接近死海的那段約旦河接受約翰的施浸(太三5613-17)

  • 推羅──北部沿海的一座城,主耶穌在此醫治了一個迦南婦人的女兒(太十五21-28)

  • 西頓──推羅以北的一座沿海城巿,許多人因聽見主耶穌的名聲而從這城走到主那裡(可三8);主也曾帶同門徒前往此城,不願意人知道,卻隱藏不住(可七2431)

  • 該撒利亞腓立比──巴勒斯坦以北的一座城,鄰近約旦河的發源地,彼得在此說出他對耶穌的認識:「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十六13-16)

  • 黑門山──巴勒斯坦北端的一座高山,海拔9,200/2,800米,山峰長年積雪。山上某處很可能就是主向門徒變了形像的地方(太十七1-2)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