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書信總論】
一.
引言
-
新約聖經包括歷史書(四福音及使徒行傳)、書信(共21封)和預言(啟示錄)三部分。
-
書信的體裁給予讀者一種親切感,好像是神親自向我們個人說話,正反映出在新約的時代,我們與神的關係,是父與子的恩典關係。
-
書信的作者有保羅、雅各、彼得、約翰、猶大和希伯來書作者共六位,其中保羅的書信佔十三封,超過新約書信的一半,可見其重要性;而這些書信的內容更是關乎許多重大的真理。
二.
寫作時期
───
保羅十三封書信的著作年代可從使徒行傳和歷史考據中追溯得到,表列如下:
主後46-48 |
50-52 |
53-57 |
57-59 |
60-62 |
63-66 |
67 |
第一次
佈道 |
第二次佈道 |
第三次
佈道 |
囚於
該撒利亞 |
第一次
囚於羅馬 |
被釋
放後 |
第二次
囚於羅馬 |
-- |
帖前後
|
加拉太
林前後
羅馬書 |
-- |
以弗所
腓立比
歌羅西
腓利門 |
提前
提多 |
提後 |
若將保羅於不同時期寫的書信作一比較,可見隨著年日的進展,他從神所領受的啟示也不斷有進深:
-
早期--在帖撒羅尼迦前後書中,所論述的內容較為顯淺;
-
中期--在加拉太書、哥林多前後書和羅馬書中,對福音真理的闡釋深奧多了;
-
後期--到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和腓利門書所啟示基督和教會的奧祕,就豐富得不能言喻了;
-
晚期--最後在他所著的提前後和提多書中,雖沒有很高
深的道理,卻是以一位在靈程上飽歷滄桑的長者身分,去囑咐並交託後起之輩,從中顯出他屬靈生命的成熟和堅定。
三.
排列和分類
1.
排列
(1)正典的次序──這即是我們手上新約聖經的編排次序,其原則是:
-
按篇幅的長短而排先後,
-
l
先排教會的,後排個人的。
(故羅馬書因最長在首,腓利門書因最短而居末)
教會性:[羅—林前—林後—加—弗—腓—西—帖前—帖後]
個人性:[提前—提後—多—門]
2) 教義的次序───在保羅給教會的書信中,其編排也顯明了教義的發展次序:
由羅馬書至加拉太書,其內容重點是基督的十字架;
由以弗所書至歌羅西書是著重基督的教會;
至於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則論到基督的再來。
所以其教義的發展次序是:
[羅-林前-林後-加]->[弗-腓-西]->[帖前-帖後]
十字架
教會
主再來
2.
分類
1)
按時期
-
早期—帖前後
-
中期—羅,林前後,加
-
後期—弗,腓,西,門
-
晚期—提前後,多
2)
按背景和性質
-
宣道書信—羅,林前後,加,帖前後
-
監獄書信—弗,腓,西,門
-
教牧書信—提前後,多(也可包括門)
3)
按內容
-
論福音—羅,林前後,加
-
論教會—弗,腓,西
-
論末世—帖前後
-
論工人—提前後,多,門
4)
其他分法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
第四組 |
提前後、多 |
羅、林前後、加 |
弗、腓、西、門 |
帖前後 |
基督與信徒 |
基督與十字架 |
基督與教會 |
基督與再來 |
基督徒的
託付 |
基督徒的
信心 |
基督徒的
愛心 |
基督徒的
盼望 |
勸導性 |
辯論性 |
啟示性 |
預言性 |
四.
特點
-
保羅的書信都是採用以下的格式:問安──謝恩──內容──祝福。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格式中的某段落可能被省略了,如在加拉太書中,保羅因為急於要糾正信徒在福音真理上的偏差,故將謝恩的話省去。此外,可能由於保羅有眼疾,不便執筆,他很多的書信都是由別人代筆,然後加上自己的親筆問安(羅十六22;林前十六21;西四28;帖後三17)。
-
保羅寫每一封書信都有它特別的背景,他是針對教會或受信人的情形而給予鼓勵、勸勉,甚至督責,所以明白每封書信寫作時的背景,能使我們更明瞭信中的內容。
-
保羅在其書信中,常在說到一個問題時,又順帶題及另一個問題,就此問題講論一番後,才回到原先的主題上繼續發表。因此他的書信並不是機械性的論文,而是有生命、有靈感的;我們讀時必須以禱告的態度,在聖靈的引導下觸摸到他的靈感,這樣才能更深領會其中的意義。
-
保羅的書信中大部分是分成兩個段落:前半段是交通到真理和生命的亮光,後半段則是關乎生活的應用;前段是教義,後段是實行;後段的生活實行是根據前段的生命亮光的,所以後者該是前者的果子和驗證。例:
在以弗所書中,前段(一至三章)是啟示神在基督裡所定的旨意和福氣;後段(四至六章)則帶出我們在基督裡該有的生活和表現。
五.
中心信息
-
福音的真理──這包括福音各方面的內容:人對福音的需要,信徒的稱義、成聖、得贖和得榮的途徑等。
-
基督的豐富──這包括基督的所是、與神和萬有的關係;祂的死、復活和升天之意義;祂的降臨;神在基督裡的旨意;信徒在基督裡的承受。
-
教會的奧祕──這是神對保羅一項特別的託付,要他把「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祕」(弗三9),就是神對教會的計劃傳揚出來,包括了教會的身分、地位、性質、道路、託付和見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