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
【雅各書】
一、作者及對象:大多數聖經學者都認為本書的作者是主耶穌肉身的兄弟雅各(太十三:55;加一:19)。他起初不信主,主復活後向他顯現(林前十五:7),他才信了主。他曾參與那次樓房上的禱告(徒一:13-14),之後成為主耶穌的僕人(一:1)。在耶路撒冷的教會中甚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徒十二:17,十五:13-21,二十一:18;加二:12),與彼得、約翰齊名,被稱為教會的柱石(加二:9)。他熱心律法、為人敬虔,據說他因不住的祈禱,兩個膝蓋的皮很厚,有如駱駝皮。又因他的為人極端公義,故被譽稱為‘公義的雅各’。史家記述他於主後62-66年間殉道。對象:散住在各地十二個支派的猶太信徒(一:1)。
二、寫作地點時間:主後44-49年,一般公認是新約聖經最早寫成的一卷。地點:耶路撒冷
三、背景:自司提反殉道後,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福音的傳揚也受到不信的猶太人廣泛的反對,不少猶太人在歸信基督後,一直遭受同胞的逼害,因而逃難四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徒八:1),但因信仰而受到猶太人的威脅和危險仍存在,因而落在‘百般的試煉中’,雅各深明他們艱難的處境,於是寫這封書信藉以安慰和勸勉他們在試煉中仍要喜樂(一:2-3),因忍受試煉(原文與‘試探’同一字)是有福的,終必得生命的冠冕(一:12)。
四、主題:本書注重真信心於行為上的表現,以試驗信徒自己所承認的信仰,而活出善行的見證(二14~26;一2~3)。外在行為是內裏信心的驗証,在人面前的行為乃是在神面前稱義的表明,內在稱義的生命,必結出外面生活的義果。
五、特點: 1. 本書排列在末了九封書信的第二本,緊接希伯來書,在屬靈上很有意義。希伯來書著重信心,跟著的雅各書則著重行為,彼此並不矛盾,乃是平衡。有人以為本書是針對保羅因信稱義的道理而寫的,這是完全的錯誤,因本書乃寫在羅馬和加拉太書之前(最少早十年)。雅各書沒有堅持得救要靠好行為,只強調得救要表現出好行為。雅各是一務實的人,著重信徒生活的實踐,所以不講大道理,書中沒有系統教義的闡明,反而一點一項地指出生活上可行的路來,因此本書滿了比喻方法的敘述。例如:海中波浪(一:6);草上的花(一:10);以鏡照面(一:23)等等。這如同初信的造就,對初蒙恩人的教導,等到靈命漸長以後,就得知道更大的啟示和更深的真理。所以接著雅各書的是彼得前後書,論及將來的盼望與現今的長進;再有約翰的書信-弟兄相愛;猶大書-為真道爭辯;最後啟示錄-得勝者的獎賞,國度的掌權,神計劃終極的完成。 2. 本書体裁與舊約的箴言的格言相似,且強調智慧的重要(一:5,三:13,15,17),故被稱為‘新約的箴言書’。本書引用主耶穌的"登山寶訓"比新約其他的書所引用的更多。
3. 本書因較注重實踐和應用,以簡樸文字將信徒生活的倫理標準陳述。雅各書是新約聖經中最多命令的一卷。在短短一百零八節經文中,便有五十四個命令(命令句式)。 4. 本書係尊重舊約律法(一25;二8,10~12;四11~12),而啟示新約與舊約之間的道德觀念,其內容教訓注重信徒德行與行為的實踐,滿有智慧的言語,與舊約律法書,箴言書,新約馬太福音(太五~七章),信息相關,且與保羅書信各持所論,最為顯明,保羅所論的是信心稱義,是信心的行為,其信乃是有行為的信,雅各所論的是行為稱義,是行為的信心,其行為乃是有信心的行為,信為行之根,行乃信之實,二者是一種道理兩種解釋,關係甚為密切(參羅,加)。
六、重點: 1. 雅各是主肉身的兄弟,和主一起成長,親眼看見主自幼至長大的生活情形,知道主的言行一致。他本人也是嚴守律法的,所以他寫本書時,特別強調信徒的行為與信心在任何方面都得均衡一致。雅各在本書中論及行為與信心之間那不可分割的關係:·
2. 本書第一章論到信徒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信心經過忍耐才能成功,且要憑信心求智慧,忍受試探才是有福,能行道必然得福,這些都是必須學習最好的功課。 3. 本書第二章論到信徒不要重富輕貧,不可按著外貌待人,神揀選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信心若無行為乃是死的,信心要與行為並行,人稱義是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須參讀幾處經文才能明白(創十五6;廿二1~18;出廿13~14;利十九18;代下廿7;賽四一8;書六17;羅二7~16;三28;四1~3;加三5~29)。 4. 本書第三章論到舌頭的過失,是火,是個罪惡的世界,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參詩卅九1~2;一三九4;箴廿19;廿一23;十二18~19),前者是警戒,後者是追求,信徒時須讀習以自勉。本書第四章論到屬世與屬靈的兩大分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信徒生活,常在二者之間起了爭戰(參約壹二14~17),必須一心順服神旨,抵擋魔鬼,脫離世俗一切的敗壞,靠主得勝,才能成為信心剛強,惡惡行善的信徒。 5. 本書第五章論到富人積財與虧欠之害(參太六19~21),要忍耐等候主來(參太廿四13,42~44),注重信心祈禱的功效(參王上十七17~24;十八1,41~45;可六13;路四25),叫迷失真道者回轉得救(參路十五3~7,11~32)等這些美好的教訓,無論對於信徒與非信徒,都得領受之。
七、鑰字/鑰節: 鑰字:(一)信心(一:3等19次), (二)行為(二:14等15次)。 鑰節:(一)一:2-3; (二)二:17,22。
八、鑰義/分段:本書主要專論信心,是基督徒在實際生活彰顯的「行為手冊」。本書勉勵當時散住各地、處在逼迫苦難中的猶太基督徒,在世界上應當如何過好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本書重要內容,係論到門徒在試煉中的喜樂,信心不疑的祈求,忍受試探的人有福,聽道行道的需要,真實無虛的虔誠,在信上富足的應許,遵守至尊的律法,信心與行為的表現,舌頭話語的過失,上頭來的智慧,與世俗為友的害處,對批評論斷的警戒,不去行善之罪,積攢財寶的敗壞,忍耐等候主來的盼望,信心祈禱的功效,以及最後強調罪人回轉,靈魂得救的重要等事。本書共五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四段如下: (一)信心與試煉-要忍耐 (一章) (二)信心與待人-不輕看 (二章) (三)信心與言語-要約束 (三章) (四)信心與生活-要敬虔 (四-五章)
九、話中之光:在雅各書中有兩節重要的經文:1.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1:22)2.這樣的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2:17)。信徒啊,不要讓你的行為出賣你的信心,也不要你的信心缺乏行為的彰顯。不要成為只有「口」沒有「腳」,或只有「腳」沒有「心」的畸形的怪物! |